“兩會後何去何從”網上研討會
理事長區宗傑致歡迎辭
2020年6月19日
在新冠肺炎仍然在全球肆虐,國際社會處於慌忙應對,不知所措之時,我國舉世矚目的一年一度的人大政協會議終於在5月28日圓滿落幕。因應疫情的關係,今年兩會推遲了兩個多月才舉行,而且會期由兩週縮短為一週,氣氛十分凝重,全年經濟增速的具體目標也是十多年來首次沒有提出,部份觀察者無法清晰地領悟兩會精神,有些觀察者對國家的大政方針也感到撲朔迷離;而人大表決通過了“香港國安法”的相關決定,引起英美等西方國家的強烈反彈。我國在內外交因的情況下,外界和一些關心國家發展的人士均懷疑我國能否如期於2020內達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環顧世界,由於鎖國封城,令產業鍵中斷,物流業癱瘓,部份訂單取消、生產半停頓,失業率飆升,消費不振,內需萎縮、人心惶惶。世界貿易組織在4月發佈的《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中預測,2020年全球貿易額將下降13%-32%,萎縮幅度很可能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的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生産總值預計將急劇收縮 3%。各國為防止疫情的蔓延和失控,掀起了不同的保護主義,加上中南半島出現旱災,越南和泰國經已實施糧食禁運,而美國密西西比河有可能泛濫,非洲蝗蟲災害等等,引發國際社會對糧食危機的恐慌。在上述情況下,我們可以推算,倘若中國內地今年的經濟增長能到3%的水平,已是難得的成績。習主席在兩會期間重申要紥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六穩”是指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六保”是指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有闗的應對措施是否靈丹妙藥,能令我國經濟穩中求進,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呢?作為一個愛國的同胞,我當然希望國家能安然度過今次的難關,率先走出困境。
由於內地經濟與港澳密不可分,融為一體,因此,當內地經濟出現較大幅度的放緩時,港澳經濟自然會大幅收縮。香港更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年由反修例風波而引發的社會動亂至今仍未平息。由於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在某程度上受到不同外國勢力的介入和干預,令香港由“平安之都”淪為“高危之城”,遊客卻步;外資撤出,股市和樓市大幅下挫,百業低迷,經營環境每況愈下,失業率持續上升。雖然港府近日動用了約2900億港元,減輕中小企業的負擔,以及紓緩失業大眾的痛苦,但香港經濟還需要持續幾年的時間才能回復正常。
至於澳門方面,由於經濟結構單一,嚴重依賴博彩業作支撐,所以,當內地經濟不景氣時,澳門經濟受到的衝擊比香港更大;再加上人民幣可能數碼化,將直接打擊澳門博彩業的收益,預料博彩業的光環將不復再。可幸的是,澳門一直以來都是依靠大量外勞作為人力資源補充,今次經濟的衰退,部份企業透過與外勞解除勞動關係合同,才不至令本地居民大量失業而引起不安的情緒。雖然澳門特區政府為推動產業多元化,著力擬在橫琴發展工業和科技產業,但還需要一段時間和提高澳門人的知識水平才能見效,所以,在未來幾年澳門人將無可避免地要收緊褲頭過緊縮的生活。
作為澳門中小企業協進會的理事長,協助大家面對逆境,轉危為安,我是責無旁貸的。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今次的經濟衰退至復甦將會是呈慢長的L型走勢,而非V型的反彈,今次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中小企業要生存,就要學習如何面對新常態,例如商業活動將會以線上和線下雙軌進行,餐飲和社交要持續保持適當的距離,零售和旅遊業將會受疫情影響而陷於半停頓,航空業的經營成本將會大幅攀升,商人是急需透過機械人、人工智能及數碼化等電子科技措施來減輕開支,以及提高生產力,僱主也要培訓員工來適應工作的變化;更要善於發掘商業空隙,開拓新的商機,才能逆境求存,險中取勝。這是我的一些小小意見,與大家分享。多謝各位!
嘉賓
陳靖涵教授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莊仕杰先生
香港總商會高級經濟師
劉銳紹夫子
著名時事經濟研究員
封小雲教授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特聘教授
主持
林宇滔先生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兩會後何去何從] 網絡研討會 – 19/6/2020
澳門中小企業協進會於6月19日舉辦 [兩會後何去何從]-網上研討會,邀請了分別來自粵港澳的專家學者為大家解讀今年兩會所傳遞的訊息;研討會吸引超過一百三十名中小企業家及大學生報名參與,是次研討會講者包括香港總商會高級經濟師莊仕杰先生,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陳靖涵院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封小雲教授及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先生;
研討會首先由澳門中小企協進會理事長區宗傑先生致歡迎辭,區理事長表示: 「今年已是連續第八年就兩會舉辦硏討會,而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兩會亦需延期舉行,好不容易才於上月底順利完成,而面對疫情所帶來的嚴重衝擊,本澳中小企業家實在需要對兩會後帶來的新政策、新方向有所瞭解,從六穏到六保,以及各項振興經濟措施等等,因此本年度本會繼續邀請粵港澳三地專家學者,以網上視象會議方式, 同各界中小企業家分享兩會後何去何從的新動向,希望各位用心聆聽,踴躍發言,最後鼓勵各位一句“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希望各位抖擻精神,面對疫情給中小企帶來的一切挑戰,有遇強越強的鬬心,謝謝各位!」
研討會首先由香港總商會高級經濟師莊仕杰先生作分享;莊先生表示香港經濟受疫情的衝擊,預計今年整體經濟將會收縮8.9%,相信比98年金融海嘯及08年金融風暴更為嚴峻,零售,酒店及餐飲等旅遊相關產業首當其衝,旅客量下降了90%,比2003年沙士的影響更大,而且未來復甦的路將會十分漫長,而兩會上關注深化大灣區共融合作,因此香港總商會亦會聯同會員共同參與發展大灣區,關注與大灣區相關政府的溝通及交流,因為兩地有不同法制及稅收等政策這亦會是香港中小企進入內地的一個障礙,但相信國家會進一步探討更多優惠及傾斜政策給港澳中小企,發揮一國兩制的互補優勢;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陳靖涵院長表示: 澳門與香港的情況十分近似,沒有了旅客的帶動,博彩業及旅遊業亦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澳門政府亦認同兩會報告中的六保主張,於疫情初期已計劃一系列的社會保障措施,運用澳門過去累積的財政儲備,作出穏就業,賑內需及援助中小企等政策,初步亦達到一定的成效,而疫情亦讓部份行業在危中找到機遇,例如電訊公司,資訊科技公司他們為企業提供視象會議設備以解決社交距離工作的限制;疫情期間亦提升了個人衞生的水平要求,造就了醫療用品供應的需求,帶動行業的發展,而另一方面,疫情亦對中小企帶來轉型升級的契機,面對經濟格局的變化,反思產業多元的可能性,以及拓展新的市場,亦值得中小企深思如何把自身優勢及專業作轉型升級,特別在數宇化,遠程辦公等新常態下的新經營模式,亦可成為未來帶動新經濟的新引擎;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封小雲教授亦分享了今年疫情下兩會的主調由六穏變成六保,而值得大家留意的是國內90%企業為中小微企,而80%的就業人口也來自這些中小微企,因此保障中小企業的生存是六保中的重中之重,對穏住產業鏈及供應鏈的政策亦值得關注;封敎授亦分享了廣東省一些地方的抗疫扶助政策的成效,從五月份的一些數據顯示,在全球疫情有所控制之下,各國亦開始復工復產,國內生產亦有所回升,如醫療相關設備,機械人,3D打印機等投資方面有雙位數的增長,當中生物科技及藥物制造亦十分樂觀,廣東省整體失業率亦可維持在2.3%左右,初步引證了國家的扶持政策有效及到位,如東莞政府設立50億保企業專項資金,通過由龍頭企業帶動下遊產業鏈企業,並提供資金資助,可以逹到穏定產業鏈的方針,讓中小企得以存活;同樣地澳門政府亦可借鏡廣東的一些成功案例,對澳門中小企提供針對性的援助,讓中小企在疫情新常態下找到新的定位及機會;
著名事時評論員劉銳紹先生分享了2020中國脫貧的挑戰,受疫情影響, 脫貧的任務顯得更為艱巨,從六穏到六保主調的改變亦說明了中央實事求是的政策方針,預料今年地方發債將增加0.75億到3.75萬億圓,有助刺激內需,帶動整體經濟,而今年亦不設GDP增長目標, 劉銳紹亦特別提到兩會通過的民法典,當中可見中央對管理國家的管治信心,是國家首次推出有關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權及侵權責任等法律條文,亦與港澳中小企融入內發展必需要瞭解到的部份;而與會者比較關心的中美關係問題,兩國關係會否進一步惡化, 他以中國2019年的軍費開支作一個暗示, 去年中國軍費佔GDP比重的1.9%(2610億)而美國則佔GDP3.4%(7320億),從數據可見國家發展的側重與美國有所不同, 但兩者的競爭必然越趨百熱化;
最後主持人林宇滔先生表示十分感謝嘉賓們的分享,雖然未能如往年一樣讓台上及台下嘉賓面對面近距離的互動,但亦能夠讓大家透過網絡進行投票及向嘉賓提問的踴躍,雖然時間關係未能讓嘉賓回應全部的問題,但相信透過嘉賓的分享讓與會者更明白今年兩會後的國家發展方向,以及面對新冠疫情的處理應對方針,特別是對本地中小企業家未來何去何從有所啟發,除了活下來,亦藉著國家的六保政策要活得更具生命力。